佛告诉阿难:「你们都还是从我的语言声音中听我讲法,那么,你们所听到的还是我的音声,并没有得到法性。就好像用手指月亮给一个人看,那个人应该根据手指的方向去看月亮。如果只是以观看指头就以为是月亮之体,此人岂止是丢掉了月亮,也丢掉了他的指头。为什么呢?因为他是把指月亮的指头当作明月,这样,他岂止丢掉了指头,也是不认识明和暗的区别。为什么?因为他是把指头看作月亮的明性,从而使明和暗两种性质混淆不清。你也是这样。如果你以听佛说法而产生的分别之心为自心,此心自然应该是能够离开所分别的声音,而有其分别之自性。
「譬如有客人寄宿旅亭,住几天就会离去,最终是不会常住的。而掌管旅亭的人则没有别的去处,故名亭主。真常之心也是这样。如果此心是你的真常之心,它是没有别的去处的,怎么能说离开佛的音声就没有分别之自性呢?这种随着声音的分别之心就如同分别我的容貌一样,离开诸种色相就不会有分别之心性。如是类推,乃至离开香味触等法,一切分别也就不存在了。这样,一切都无所见,一切都又不是空,像拘舍离等外道人那样,不能通达真谛,离开对尘境万物的认识,就不存在心的分别之性,这种分别之心性是随着尘境而生,尘境消失了,分别之性也就消失了,因此它就不是常住的人。」阿难说:「如果说,我的心性各有所归,那么如来所指示的妙明真心为什么没有归宿?惟请如来怜愍,为我们宣说这方面的道理。」
佛回答阿难说:「当你看我的时候,能看到我的,是你的能见之心。此见心虽然不是妙明真心,如以手揑目所看到的虚妄的第二月,并非水中的月影。你现在认真地听我讲,我当为你讲说真心元本无去无来的道理。阿难,这座大讲堂,向东方敞开着大门,当东方日出之时,讲堂闪耀着光亮。时至夜半,云雾遮住了月光,讲堂又变得一片昏暗:从窗户的缝隙中看到的是通达,从墙壁之间则看到的是阻塞;从眼前尘境中看到的是种种千差万别的物相,而在绝对的虚空中则是一无所有;郁结之像看来是混浊一团,而雨过天晴之后又可看到清净。阿难,你们看到的此种种变化之相,我现在各还其本来所形成的原因。什么是本来的成因?
「阿难,此种种变化,明来自太阳的光轮。为什么?没有太阳就没有光明,光明是属于太阳的,是故明是来自太阳。暗来自被云雾遮黑的月亮。通达来自门窗,阻塞来自墙宇,千差万别的物相来自分别,一无所有来自绝对的虚空,郁结之像来自混浊,清明来自雨后的晴天。世间的一切现象都出自这八种现象。你们能看到此八种现象精明的见性来自哪里呢?为什么这样问呢?如果来自于明,则没有明亮之时就无法见到暗。虽然明暗等有种种差别,但见性是没有差别的。以上诸种现象皆有其产生的原因,这些原因自然不是你的见性,然而如果不是来自你的见性又来自哪里呢?由此知道,你的心本来妙明清净,是你自己迷而不知,遗弃本明而陷于轮回,在生死尘境中漂溺。正因为这个原因,如来称你们是可怜愍者。」
阿难承佛悲救深诲,垂泣叉手而白佛言:「我虽承佛如是妙音,悟妙明心,元所圆满常住心地。而我悟佛现说法音,现以缘心,允所瞻仰。徒获此心,未敢认为本元心地。愿佛哀愍,宣示圆音,拔我疑根,归无上。」
佛告阿难:「汝等尚以缘心听法,此法亦缘,非得法性。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当应看月,若复观指以为月体,此人岂唯亡失月轮,亦亡其指。何以故?以所标指为明月故。岂唯亡指,亦复不识明之与暗。何以故?即以指体为月明性,明暗二性无所了故。汝亦如是。若以分别我说法音为汝心者,此心自应离分别音,有分别性。
「譬如有客寄宿旅亭,暂止便去,终不常住。而掌亭人都无所去,名为亭主。此亦如是。若真汝心,则无所去。云何离声无分别性?斯则岂唯声分别心。分别我容,离诸色相,无分别性。如是乃至分别都无,非色非空。拘舍离等昧为冥谛,离诸法缘无分别性。则汝心性,各有所还,云何为主?」阿难言:「若我心性各有所还,则如来说妙明元心,云何无还?惟垂哀愍,为我宣说。」
佛告阿难:「且如见我见精明元,此见虽非妙精明心,如第二月,非是月影。汝应谛听,今当示汝无所还地。阿难,此大讲堂,洞开东方。日轮升天,则有明耀。中夜黑月,云雾晦暝,则复昏暗。户牖之隙,则复见通。墙宇之间,则复观壅。分别之处,则复见缘。顽虚⑨之中,遍是空性。郁(“左土右孛”)之象,则纡昏尘。澄霁敛氛,又观清净。阿难,汝咸看此诸变化相,吾今各还,本所因处。云何本因?
「阿难,此诸变化,明还日轮。何以故?无日不明,明因属日,是故还日。暗还黑月,通还户牖,壅还墙宇,缘还分别,顽虚还空,郁(“左土右孛”)还尘,清明还霁。则诸世间一切所有,不出斯类。汝见八种见精明性,当欲谁还,何以故?若还于明,则不明时,无复见暗。虽明暗等种种差别,见无差别。诸可还者,自然非汝。不汝还者,非汝而谁。则知汝心本妙明净,汝自迷闷,丧本受轮,于生死中,常被漂溺。是故如来,名可怜愍。」
阿难说:「我虽然认识到见性不是由其他原因产生的,是我自身所具有的,但如何得知它就是我心的真性?」佛告诉阿难说:「我现在问你,你现在刚刚证得初果,还没证得不污染无烦恼的境界,所以只能仰仗佛的神力,见初禅而得自在无碍;而阿那律看阎浮提就好像看手中的庵摩罗果;诸菩萨们能看百千世界;十方如来则能穷尽微尘清净国土而无所不在他的视线之下;而众生所能看到的范围不过在方寸之间。
版权所有:楞严经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