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河北阳原流传着一个净信女子在出嫁前的晚上自在往生的故事。
大约在上世纪中叶,在河北阳原某村居住着一户淳朴善良的农民,一家人的日子不是很富裕,但是靠着勤苦劳作,生活还算是过得去。但是男主人却有一桩心事,使得老人家难以释怀。原来主人家一子在十一、二岁的时候就出家为僧(现在仍健在,当地人尊称宝师傅),现在家中正值妙龄的一个女儿却成天吵着要出家为尼,让他觉得很没有面子。因为了解真相的人都明白小孩子吵着出家为僧、为尼是宿世的善根使然,不明真相的人会认为是这家人懒惰成性,以至于男孩、女孩都争着去沙门享清福。当地民谚云:馋戏子,懒出家,又馋又懒做屠夫。正可谓是众口烁金、积毁销骨,清白人家的一家之主,岂忍受得了乡里乡亲的说三道四、指指点点,所以女儿出家之事自是万万不可的。
恰好这时有媒人访得此家有女待字闺中,便上门说亲,说是二十里外的一户殷实人家可结为良缘。此说正中家主下怀,与女儿寻一户正经人家嫁了去,既可了却自家的一桩心愿,又可为女儿求一归宿,真是一举两得的美事。于是两家便此事定了下来,约在某年某月某日良辰吉时行嫁娶之礼。
做父的初时与女儿商量婚事,女儿只是推三阻四地不愿出嫁。家长没有那许多的耐性与她纠缠,径自依“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常理将婚事定了下来。女儿见父亲逼得狠了,便也放一番狠话出来:“父亲若让女儿出嫁,女儿是万万不敢违拗的。可是有一件事情先得禀明父亲,父亲不准女儿出家,这出嫁一事女儿却是头去得身去不得,身去得头去不得。”
做父亲的想这只是孩子的一时气话,待得礼成之时自然就不会再胡闹了,年轻男女哪有不思想洞房花烛的。到时女儿只要过得称心如意,把这出家的念头自然就打消了。听到女儿说这“头去身不去,身去头不去”也没往深处去想,只是留心看管,免得自家跑去庵中出家或寻死觅活。
可是一直到出嫁前女儿也无甚异状,于是做父亲的只管筹办女儿出的各项事宜。这厢男方欢天喜地张罗喜事,只等吉时一到就迎娶新妇入门了。是日一大早,一干人众备好车马、各项礼仪,浩浩荡荡的一众人马堪堪就要往这新妇的家中迎亲了。却不料这时慌里慌张撞进一个人来,高声喊道:“且住,且住!女方有话与男家说!”大家顿时都呆住了,都思忖这女方在此时不知又要出什么难题与男方,主家要娶这新妇看来不是什么善类,否则不会找这个时候派人来打横拳。
进得屋来,来人叹道:“好好的一桩情事,眼见得无法做成了。”众人都大惊失色,忙问是何原因。来人于是与众人细细地说出了缘由:原来这女子一向志求佛道路,心中整日想得是如何成佛成道、超凡入圣,平日所求只是出家修行,从来没把成家立业放在心上。家里逼婚紧了,就说出“头去身不去,身去头不去”的话来,家人也不太放在心上。谁成想今日早晨父母催促起来梳洗打扮,只是结跏趺座在炕上一声不吭,再细看时却已往生多时了,现在家中正在办理后事。着人特来告诉亲家,不必派人去娶亲了。
这桩奇闻一时轰动乡里,众人都认为这是一有来历的奇女子,平常女子谈婚论嫁欢喜还来不及呢,哪能舍下这肉身就去了。再说这生死事大,也不是凡夫自行做得了主的,哪能说生就生,说死就死的。不是大修行人再来,就是佛菩萨示现,让众人明白超凡入圣不是空穴来风。
版权所有:楞严经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