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原先脱胎于印度的宗教,后来演变成为一种否定传统宗教思想,要求靠自力、自尊、自信来自我解脱的、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学和文化思想,而禅宗的一些心灵调整技术,就成为现代心理分析和心理治疗的基础。
印度的禅师讲究永久以及转生,中国禅却要说明所有的事物都不是永久的,强调变化。因此,印度禅以肯定为主,中国禅以否定、打破一切为主,要求开悟;印度禅相当有系统,规矩很严,坐禅一丝不乱,中国禅规矩没那么多,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能产生禅的感觉;印度禅练习必须要有老师,否则会走火入魔,心理发生混乱,甚至导致精神病,中国禅则讲究学生超过老师,讲究开悟,可以酒肉穿肠肚过,也可以逢祖骂祖,遇佛杀佛,希望通过以上种种革命的手段得到解脱。
从2世纪一直到6世纪,印度禅在中国已有五六百年的历史。但那时的中国人对禅没有创新,只是被动地接受。此后一段时期,中国人边学边摸索,经过五百多年的过渡期,一直到七八世纪,中国禅才开始盛行,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革命。
佛家一个宗派的人生之道禅。它属于佛家,与其他宗派有着相同的修持目的,至少基本上相同。与其他依附他力的辅助才能成佛的宗派不同,禅宗完全靠自我的力量得以成佛。例如,净土法门持诵佛号,密宗持诵真言,他们都是祈请诸佛加被,配合自力而后得度。禅门里有一警语:念佛一句,嗉口三天!禅师们认为成佛见性是自家的事,唯有自己负责,自我努力才是最好的保证,靠别人帮忙是不可能实现的。心外求法了不可得,本性风光,人人具足,反求内心,自能当下证得。
有父子两人,同是小偷。有一天,父亲带着儿子同往一个地方作案。到达目的地后,父亲故意把儿子关在人家衣橱内,然后大喊捉贼,随即自个儿却逃之夭夭。儿子情急之下,于是伪装老鼠叫声,这才骗过那家主人,终于逃了出来。
再见父亲的时候,他一直不停地抱怨。父亲告诉他说:这是在训练你的机智,看你的应变能力,偷的功夫可以从别处学到,而应变的智力是要你自己掌握的,别人是没有办法帮得上忙的。
这则故事未必实有其事,但用来比喻禅门的教学态度则较为恰当。禅师们常常将弟子逼到思想或意识领域的死角,然后让他们各自寻觅生路。这种情形下,如果弟子能够顺利冲破关卡,呈现他在眼前的则是一片海阔天空,成佛见性就在此一举。佛法曰:丈夫自有冲天志,不向如来行处行。 在禅门中,这种披荆斩棘的创发宏愿是教学的基本宗旨。禅的最大特色就是,不被别人牵着鼻子走,在修持上独立承担,自我追寻,自我完成。
版权所有:楞严经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