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汉文佛经小的神足通 神足通,又作如意足通、变神足、神境智通、神境智证通、身通。乃属佛教五通之一,六神通之一,神通是印度的一般信仰,后来在佛法中渐渐流行,并被视为诸佛菩萨用作度众的方便法门之一[3]。在习惯于神教 意识的一般信众中,由于对佛存有神奇的想法[4],故神通也一直被视为一种神奇变化的法术。一般而言,神通有六种,称马六神通,即:神足通、天耳通、知他心通、宿命通、天眼通、漏尽通[5]。就化他而言,唯言神足通、天耳通、知他心通、宿命通、天眼通,称为五通;就自证而言,则加言漏尽通,称六通[6]。有关六神通的具体释义,我们依据《长阿含经》第十七卷的异译本——东晋沙门竺昙无兰译《佛说寂志果经》——的相关描述得知: 1、神足通:以一身化无数身,无数身还令为一。独立现变,若干之慧。出彻墙壁,而无碍迹。譬如飞鸟游于虚空,出无间,入无孔,入地无挂,如出入水。经行水上,譬如履地。在虚空中,正跏跌坐,如飞鸟云。于是日月威神广远,以手捉持,而扪摸之。变身上至第九梵天。 2、天耳通:耳能彻听,闻诸天人所语,及蚊行喘息人物之声。 3、天眼通:心无所着,眼能彻视众生的业色,见天上天下善恶所趣。知道来生是生天或落恶趣等。 4、知他心通:普彻知他人心所念善恶是非,普及一切世间形类。 5、宿命通:见过去无数世事。见一世、十世、百世、千世、万世、千万世、无数世,往来周旋。 6、漏尽通:诸漏已尽。知烦恼的解脱情形,知烦恼已否彻底断尽:[7]。 在六通中,神足通最具非凡奇特的力量,是佛与圣弟子在定慧修证中一种超自然的神通,它能上天人地,能出无间,人无孔,自在无碍,这种神奇的力量给予人无限想象的空间。由此而在印度本土流传甚广,并在佛教典籍中获得极富文学性的记载。 从后汉到两晋之际,有关神足通的佛教经论相继被译成汉文。佛经方面,例如后汉安世高所译《佛说阿难同学经》——僧佑《出三藏记集》卷四认为抄自《阿含》——记掘多比丘于般涅盘前,施演或化一身,马若干身,或化若干身,为一身等神足通;在表现佛陀传记的《佛说太子瑞应本起经》卷下记佛得神通时身能飞行,能分一身,作百作千,至亿万无数,复合为一、眼能彻视,耳能洞听、能彻入地,石壁皆过之事;《普曜经》卷八亦记佛陀本人尝开化优为迦叶与五百弟子,令解道法,后者皆禀受经戒作沙门事。其中神足通乃佛陀为弟子施演教化之重要手段之一。这类关于诸佛菩萨六神通中之神足通的记载极多,不烦俱引。而在佛教论藏方面,印度早就出现了对神足通进行分类及解说的论着。这些经典亦在魏晋之际相继在中土得到传译。如代表着早期佛教的论藏和此后大乘佛教的论藏——《阿毗昙甘露味论》卷下、《十住毗婆沙论》卷十、《大智度论》卷五——均对神足通作了细致分类解说。例如《大智度论》卷五谈到漏尽通之外的前五通时说: 如意、天眼、天耳、他心智、 自识宿命。云何如意?如意有三种:能到、转变、圣如意。能到有四种:一者身能飞行,如鸟无碍;二者移远令近,不往而到;三者此没彼出;四者一念能至。转变者,大能作小,小能作大,一能作多,多能作一,种种诸物皆能转变。外道辈转变极久,不过七日。诸佛及弟子转变自在,无有久近。圣如意者,外六尘中,不可爱不净物,能观令净。可爱净物,能观令不净,是圣如意法,唯佛独有。 引文中提到的五通是:如意、天眼、天耳、他心智、自识宿命。其中如意即前述神足通。不同的是,《大智度论》将如意分为三种:能到、转变、圣如意。能到又细分为身能飞行、移远令近、此没彼出、一念能至四种表现形式,并认为佛及弟子在神足通方面的能力优胜于外道。这种对神足通的条分缕述,显示出早期佛教经论对佛说神通观已经具有了相当的理论储备,同时亦可以看出神足通在文学上的重要性开始突显。相同的论述还见于另外两部早期论藏——曹魏代译失三藏名的《阿昆昙甘露味论》卷下及东晋太元十六年(391)由宾沙门僧伽提婆译、被庐山慧远称为出《四阿含》[8]的《三法度论》卷上。 北凉年间,代表大乘学说的《瑜伽论本地分中菩萨地》的翻译,从某种意义上说极大丰富了佛教有关六神通的学说。据僧佑《出三藏记集》卷二及同书卷九《菩萨善戒菩萨地持二经记》,当时即有两本佛经明义相类,根本似是一经,它们是《菩萨地持》八卷和《菩萨善戒》十卷。前者由昙无谶译于北凉玄始七年(418)十月初一日(晋安帝世),后者则由求那跋摩译于宋文帝元嘉八年(431)之后。据《大唐内典录》卷五、《开元释教录》卷八,玄奘法师又于贞观二十二年(648)五月十五日翻译了相关内容,这就是加载《瑜伽师地论》卷三十七的《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初持瑜伽处威力品》。据上可知,《瑜伽论本地分中菩萨地》在历史上至少有三个汉译本。然而引发我们兴趣的不是这三个译本的翻译情况,而是它们分别都谈到了诸佛菩萨六神通之内容,其中对六通中之神足通理论的发展尤为巨大,主要表现在对此前变神足的分类加以细说与布衍,使之更有系统。例如昙无谶译《菩萨地持经》卷二《方便处力品》谈到诸佛菩萨之力,略说有三种力,细分则有五种力,即神通力,法力,俱生力,共一切声闻、缘觉力,不共力。神通力位居五种力之首。神通即所谓六通:神足、天耳、他心智、宿命智、生死智、漏尽作证。神足略说有二种:一为变神足,二为化神足。其中前者,又名转变神足,累计共十六变神足,经文列出他们的具体内容: 1、震动,谓佛菩萨得自在三昧,能震动一切世界。 2、炽然,即身上出火,身下出水,如是等等。 3、充满,身放光明,充满一舍,乃至充满无量无数三千大干世界, 4、示现,谓诸佛菩萨安坐去来,下至恶道,上至人天,能现为一切沙门众等。 5、转作异分,或转变地为水,转变草木、泥土为饮食、衣服、璎珞、香华等诸庄严具,乃至转变沙砾瓦石为众宝等。 6、来去,石壁无碍,上至梵世,乃至色究竟天,若来若去,悉得自在。 7、大小,变小为大,变大为小(能令雪山如一微尘,令一微尘如雪山王)。 8、色像人身,能将一切大众,若村、若城、草木丛林及诸山地,一切色像悉纳于己身之中。时诸大众,各各自见人菩萨身。 9、所往相似,随其所至之处,能现形同一切众生:色像、身量修短、音声语言,悉与彼同。 10、隐显,于大众之前,百干度显现自身,然后隐没,隐没之后又复显现。 11、自在,菩萨能令众生若来若去,若住若语。一切随心。 12、障他神通,如来神力能障蔽控制他人所现之神力。 13、与辩,无辩众生,能给与辩才。 14、与念,于法失念,能令忆念。 15、与乐,无乐众生能与其乐。 16、放大光明,谓佛菩萨神力放光,遍至十方无量世界。 对于变神足的这些描写,重于文学趣味,反映了佛法通俗化的趋向。至于化神足,略说有三种:化身(化为一切众生形类)、化声(化为种种音声语言)、化境界(化为一切饮食等事),是名化神足。如此,诸佛菩萨具二种神足通。这种对神足通功能进一步的想象和繁富的分类,表现了历代说法者对神足通这种施教手段的推崇,不难想象,这种推崇是因为神足通本身所具有的神奇引发了信众浓厚的兴趣,促使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并皈依佛教。 在宋宾三藏求那跋摩译《菩萨善戒经》卷二《菩萨地不可思议品》也有对变神足大致相同的分类。 逮至唐代,玄奘法师所译《瑜伽师地论》卷三十七之《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初持瑜伽处威力品》可谓对诸佛菩萨神通威力最完整的论述。此品认为诸佛菩萨神通威力,即所谓六神通:一者神境智作证通,二者随念宿住智作证通,三者天耳智作证通,四者见死生智作证通,五者知心差别智作证通,六者漏尽智作证通,是名神通威力。不难看出,玄奘对神通威力(六通)的译法略同于昙无谶本。对于佛菩萨六通之一的神境智作证通(即旧译变神足),玄奘译本谓略有二种:一者能变通,二者能化通。凡此皆同于上述译本,所不同的是,对于神境智作证通种种品类差别之叙述较之旧译更为完整,认为佛菩萨神境智通中之能变神境智通有十八变(此不同于旧译之十六变或十三变),此十八变为:一振动,二炽然,三流布,四示现,五转变,六往来,七卷,八舒,九众像人身,十同类往趣,十一显,十二隐,十三所作自在,十四制他神通,十五能施辩才,十六能施忆念,十七能施安乐,十八放大光明。如是等类,皆名能变神境智通。通过比对旧译,尤其是昙无谶译本,可以看到,玄奘译本所译能变神境智通之十八变,实乃十六变。引起的差别仅仅在于玄奘法师将昙本中变神足中之第七种大小分译作卷、舒二项,而将变神足中之第十种隐显分作隐、显二项,如此才形成了后来较马通行的十八变,这无疑使得大乘经典中对有关神足通的描写在种类、内容上更加丰富神奇。此后我们看到,在印度,有关十八变的神通理论在《摄大乘论本》卷下、《摄大乘论释论》卷八、《摄大乘论释》卷八等论着中被重复征引。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从汉末佛教传人中土以来,作为六通之一的神足通概念,在印度佛教发展史和中国佛教翻译史上均经历了一个丰富、发展的过程。早期汉文佛经对神足通的载述多零散无序,原始论藏及早期大乘论藏开始对之进行简单的三分类,北凉和刘宋至唐玄奘先后译出的《瑜伽论本地分中菩萨地》,在印度属龙树、提婆之后全面组织大乘学说新出的文献[9],其中对神足通作了详细分类整理,有十六变及十八变之说,神足通的理论一步步走向丰富和完善。
版权所有:楞严经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