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全文网

佛说阿弥陀经疏钞卷第一

发布时间:2019-06-25 15:21:05作者:楞严经全文网
佛说阿弥陀经疏钞卷第一

归命。如波罗密例。倒语法也。归义有二。一者归投义。言世人至重者身命。举身命而归依。诚敬之至。无二心也。二者归元义。举身命而归依。即是总摄六根还归一心也。娑婆言释迦。西方言弥陀。先释迦者。教所繇兴也。孺子封俟。尚不背本。凡夫入圣。岂得辜恩。古有临终焚香先供养释迦者。正此意也。说法主者。说法度生。一土之中。无二佛故。接引者。众生念佛。佛垂接引。喻如行路。弱者接而济之。迷者引而导之也。复有二义。见生接引。则资其道心。临终接引。则摄其神识。大慈尊者。如母忆子。名之曰慈。慈无以加。名之曰大。尊即主义。交互言之。亦可释迦此土之尊。弥陀彼土之主也。兼二如来。是谓佛宝。不可思议佛护念经。此经原名也。是谓法宝。舍利文殊等。闻经众也。是谓僧宝。称之为宝。略有六义。一希有义。二离垢义。三势力义。四庄严义。五最胜义。六不改义。具如要集中说。推而极之。极乐娑婆二土。四维上下十方。以至微尘佛刹。则遍一切处。过现未来。则遍一切时。于中三宝。横该竖彻。无穷尽也。又三宝者。复分事理。有别有同。如后文辩。今是内外自他悉归命也。古云佛灭度后。凡诸弟子。所有著述。皆归三宝。良繇圣境高玄。佛言微妙。而欲以凡夫毫末之智。冈自评量。是乃用蠡测海。持管窥天。漫自疲劳。所得几何。故必归命三宝。冥希加被。威神者。如经言佛力不可思议。法力不可思议。贤圣力不可思议。仗三宝力。能使愚衷。忽成胜智。凡口所述。冥通圣心也。遐迩者。兼处与时。处则繇一隅以至周遍十方。时则繇刹那以至尽未来际。皆名自迩及遐也。含灵者。拣非木石。谓一切有情也。见闻随喜者。但于此经。目览耳听。以至暂尔随顺生欢喜者。皆植善根。同生彼国也。寂光者。如来真净土。生彼国已。见佛闻法。悟无生忍。得自本心。寂照不二。名常寂光。无上果者。佛证圆满大觉。超越二乘及诸菩萨。此果之上更无过者。名无上果。是证佛一切种智也。经云。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则知但得往生。毕竟成佛。故云同证寂光无上果也。乞求加被。意盖如此。以上通序一经大意竟。

○二开章释文(二)。

初略标二详释。

○初略标。

将释此经。总启十门。一教起所因。二藏教等摄。三义理深广。四所被阶品。五能诠体性。六宗趣旨归。七部类差别。八译释诵持。九总释名题。十别解文义。

此例华严疏旨。略为十门。前八义门。后二正释。又此与天台五重玄义。大同小异。盖开之成十。束之成五。稍有详略云尔。

○二详释(十)。

初教起所因(至)十别解文义。

○初教起所因(二)。

初总二别。

○初总。

先明总者。谓如来唯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则一代时教。总其大意。唯欲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今此经者。直指众生以念佛心入佛知见故。

大事因缘者。引法华经文。彼经以如来出世。本欲度诸众生。悉皆成佛。不得已故。权说三乘。后至机熟。会三归一。方酬本意。故知华严以后。法华以前。虽有种种法门。浅深不一。无非为此大事因缘。除此一大事外。更无二事。今但一心持名。即得不退。此乃直指凡夫自心究竟成佛。若能谛信。何须遍历三乘。久经多劫。不越一念。顿证菩提。岂非大事。

○二别。

别则专就此经。复有十义。一大悲悯念末法为作津梁故。二特于无量法门出胜方便故。三激扬生死凡夫令起欣厌故。四化导二乘执空不修净土故。五勉进初心菩萨亲近如来故。六尽摄利钝诸根悉皆度脱故。七护持多障行人不遭堕落故。八的指即有念心得入无念故。九巧示因于往生实悟无生故。十复明径路修行径中之径故。

释见下文。而生起有序。喻如钩锁。初以众生迷溺。为作津梁。二所以能为津梁者。为有最胜方便故。三何名最胜方便。以能直度凡夫故。四岂独凡夫。亦度二乘圣人故。五岂独二乘。亦度菩萨故。六岂独人中。亦普度一切众生故。七岂独平处度生。偏度障难故。八虽云度生如是广大。实不离众生一念得入无念故。九既即念得无念。亦即生得无生故。十通该前九。知此持名念佛。径中之径故。又繇是径中之径。乃能津梁末法故。则后先次第。终始循环。故云钩锁。

初大悲悯念末法为作津梁者。佛成道时。已当浊世。况今末法。正入斗争。转展陵夷。后之又后。皆赖此经神力。救拔余生。岂非至极悲心。预垂济度。

已当浊世者。人寿二万岁时。即入劫浊。释迦出时。人寿百岁。久经浊世。已为可悯。正入斗争者。前五百年。解脱坚固。渐次五百。禅定多闻而及塔寺。今当斗争坚固之时。更为可悯。后之又后者。乃至法灭。倍更可悯。故佛说此经。略而计之。大悲有三。一者佛在世时。怜此五浊。说难信法。是为第一重大悲悯念众生。二者佛灭度后。福慧日浅。罪障益深。故说此经。咸令未来虽不见佛。佛灭法存。但有信者。速超生死。是为第二重大悲悯念众生。三者如大本言。佛灭久远。当来之世。经道灭尽。独留此经住世度生。最后方灭。则知滔天之际。尚作慈航。大夜方沉。犹称法炬。是为第三重大悲悯念众生也。譬之慈父。忧念后昆。心无尽故。置为生计。能使远裔残支。至于家破身贫。犹堪资藉。故曰至极悲心。预垂济度。

二特于无量法门出胜方便者。入道多门。本无拣择。险夷曲直。难易攸分。则无量门中。念佛一门。最为方便。略陈有四。一不值佛世。得常见佛方便。二不断惑业。得出轮回方便。三不修余行。得波罗密方便。四不经多劫。得疾解脱方便。

法门者。道体幽玄。从门始入。为门不同。故云无量。权巧接引。令得入门。名为方便。而言胜者。方便中方便也。即观经所谓异也。多门者。或谓门门可以入道。何必念佛往生。而有易有难。不妨无拣择中而说拣择。险者崎岖难行。曲者纡回难到。喻余门也。夷坦则易行。喻念佛人皆可为。直捷则易到。喻念佛速超生死。如韦提希。亦遍观十方世界。而惟愿生极乐也。得常见佛者。起信论既示真如三昧。及二门止观竟。复云。有初学是法。其心怯弱。以娑婆不常值佛。惧谓信心难就。如来有胜方便。摄护信心。谓专意念佛。即生佛土。常见于佛。如修多罗说。专念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即得往生。终无有退。此经则七日一心。佛现在前。是也。故知灵山已过。龙华未来。无佛世中。而得见佛。是名最胜第一方便。得出轮回者。繇惑起业。繇业感报。往来六道。轮转无穷。依余法修。直至惑尽。始得出离。而托质世间。升沉未保。唯兹念佛。带惑往生。以己念力。及佛摄受大神力故。一生彼国。即超三界。不受轮转。经云。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是也。是为最胜第二方便。得波罗密者。诸菩萨众。有恒沙劫中。修六度万行。未能满足。而今一心念佛。万缘自舍。即布施波罗密。一心念佛。诸恶自止。即持戒波罗密。一心念佛。心自柔软。即忍辱波罗密。一心念佛。永不退堕。即精进波罗密。一心念佛。余想不生。即禅定波罗密。一心念佛。正念分明。即般若波罗密。推而极之。不出一心。万行具足。如大本法藏愿云。若我成佛。国中有情。不获神通自在波罗密多。不取正觉。是为第三最胜方便。得疾解脱者。智论云。有诸菩萨。自念谤大般若。堕恶道中。历无量劫。虽修余行。不能灭罪。后遇知识。教念阿弥陀佛。乃得灭障。超生净土。又十住断结经云。是时座中。有四亿众。自知死此生彼。牵连不断。欲为之源。乐生无欲国土。佛言西方去此无数国土。有佛名无量寿。其土清净。无淫怒痴。莲华化生。不繇父母。汝当生彼。故大本云。菩萨欲令众生速疾安住无上菩提者。应当起精进力。听此法门。是知蚁山风水。迟疾天殊。古谓欲得一生取办。便于是法留心。是名最胜第四方便。

三激扬生死凡夫令起欣厌者。以诸众生沉迷自性。甘受轮回。旷劫至今。曾无省励。故示苦乐两土。爰开折摄二门。激之扬之。俾欣俾厌。胜心既发。净业斯成。

若据平等法门。非垢非净。则欣厌无地。折摄何施。但今生死凡夫。迷心逐境。备历轮回。头出头没。甘心忍受。曾无一念省发奋励。求愿出离。而复遮其欣厌。欲令直悟自心。是犹田蛙井鲋。不与之水。而反责以冲霄。祇益沉沦。于事何济。于是无苦乐中。示苦示乐。苦以折伏。乐以摄受。折则激其顽迷。而令起厌离。摄则扬其懈怠。而俾生欣乐。然后久在泥涂。始嫌污秽。乍闻净妙。浚起愿求。此大火聚。彼清凉池。炎烧众生。不得不避此而趋彼矣。方便度生。法自应尔。生彼国已。见佛闻法。得无生忍。方悟此心本来平等。

四化导二乘执空不修净土者。良以乍得我空。即生耽滞。闻说净佛国土。教化众生。心不喜乐。故令回小向大。发意往生。

乍得我空者。小乘但悟蕴中无我。不知蕴亦是空。执境为有。唯欲避境趋寂。故闻净土化生。心不喜乐。如诸声闻。不见舍那神力。不与菩萨大会。以本不赞说十方佛刹清净功德故。古谓小乘无他佛之说。大教有刹海之谈。斯名独善之流。亦号钝阿罗汉。是以教令回断灭心。修净土行。乃知诸佛菩萨。悲智行愿。如是广大。如是无尽。心不碍境。境不碍心。一切诸法。本性自空。终日度生。终日无度。而单修禅定。不愿往生。是为大失矣。

五勉进初心菩萨亲近如来者。初发心菩萨。大心虽建。胜忍未成。所谓弱羽止可缠枝。婴儿犹应傍母。入正定聚。亲彼世尊。方得忍证无生。终成佛果。乘大愿筏。苦海度生。如智论中说。且夫六心堕落。尘劫声闻。鱼子庵罗。足为明镜。故知念佛菩萨之父。生育法身。乃至十地始终。不离念佛。何得初心自足。不愿往生。

智论云。具缚凡夫。有大悲心。欲生恶世救苦众生。无有是处。何以故。烦恼强故。未得忍力。心随境转。声色所缚。自堕三途。焉能救彼。假令得生人中。圣道难得。以施戒福力。或作王臣。富贵自在。纵遇知识。不肯信从。荒迷放逸。广作众罪。繇此堕落。又喻二人救溺。直入水救。彼此俱溺。有方便者。往取船筏。乘之救接。皆得免难。新发意菩萨。亦复如是。要须近佛。得无生忍已。方能苦海救度众生。如得船者。又云。譬如婴儿离母。或堕坑井。或渴乳死。又如弱羽。祇可依树缠枝。翅翮成就。方能飞空自在无碍。凡夫无力。唯应专念阿弥陀佛。使成三昧。临终正念。决定往生。见佛得忍。还来三界救度众生。正定聚者。拣异邪定不定。以凡夫邪外已定。初心进退未定。今生安养。无论高下。皆不退转故。聚者会也。即文中诸上善人之会。今谓入此聚中。见佛闻法故。六心堕落者。身子发菩萨心。已证别教六住。因逢乞眼。遂退大心。沉沦五道。尘劫声闻者。有于大通佛世发心。皆因退大。尘点劫来。堕声闻位。故经云。鱼子庵罗华。菩萨初发心。三事因中多。及其结果少。引此以明初心菩萨。犹宜亲近如来。得所依归。终无退转故。菩萨父者。华严十一经。威光童子。睹如来相获十种益。首云得念佛三昧。名无边海藏门。疏谓以念佛三昧。菩萨之父。故首明之。良繇菩萨以方便为父。念佛即真涉事。是方便故。又念佛成佛。是亲种故。十地始终者。十地文中。从初至末。地地皆云一切所作不离念佛。又云。远行地菩萨。虽知一切国土犹如虚空。而能以清净妙行庄严佛土。如来不思议境界经云。菩萨了知诸佛。及一切法。皆唯心量。得随顺忍。或入初地。舍身速生妙喜世界。极乐净佛土中。故龙树以初地往生。摩差末以得忍往生。至如文殊普贤等诸大菩萨。发愿往生。莫可胜数。况初心乎。永明谓欲托质莲台。永离胎藏。生极乐等诸佛国土游戏神通者。皆能了达自心。无不化往。天如谓汝若悟心。则净土往生。万牛不能挽矣。然则初心菩萨。虽曰了明。去佛尚远。正尔求生不可后也。

六尽摄利钝诸根悉皆度脱者。诸余法门。高之则下机绝分。卑之则不被上根。是以华藏如盲。萤光增结。唯此一法。上下兼收。可谓万病愈于阿伽。千器成于巨冶。岂不慈门广大。普度无遗。

如盲者。如来于逝多林中。演大华严。彼时上德声闻。身子目连等。如盲如聋杜视绝听。乃至积行菩萨。犹云曝腮。明高之则道大机小故。增结者。净名经云。有二比丘犯根本戒。发露求忏。优波离为依律定罪。疑心不释。净名言。汝毋以常法扰乱其心。重增此二比丘罪。永嘉拟之萤光。谓不能开其迷暗。而反增益之也。明卑之则机深教浅故。他若不净错施炉韛。数息不利冢人。彼此为门。亦复各异。而浅深小大。势不兼宜。惟此念佛法门。三辈九品。悉皆度脱。彻上。则三心圆发。直入无生。彻下。则十念成功。亦生彼国。所谓不离一法。巧被诸根。豪杰无下抑之羞。庸愚有仰攀之益。盖无机不收。有情皆摄者也。阿伽陀者。西域药名。能以一药总治诸疾。喻但持佛名。五欲三毒。无量烦恼。乃至偏乘外道。一切见病。悉断除故。巨冶者。一冶之中。陶铸万物。各成其器。喻但持佛名。随彼根行。九品往生。皆不退故。广大者。周易乾曰大生。坤曰广生。今无所不度。喻如天覆地载。并育兼容。至慈无择。名普门也。

七护持多障行人不遭堕落者。末世修行。多诸障难。一亏正见。即陷群邪。彼佛愿力威神加被行人。大光明中。不遭魔事。能为护念。直至道场。故知泽图辟怪。宝镜遁妖。正念分明。无能娆者。

多诸障难者。行人于禅观中。击发阴魔。如楞严开五十种。皆云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故知正见稍亏。邪魔遂炽。无益更损。求升反沉。繇此浅根怖道不学。今念佛者。以佛大愿摄受。大力匡持。威莫敢干。神不可测。虽有魔事。行将自消。又经云。念佛之人。有四十里光明烛身。魔不能犯。以阿弥陀佛及十方佛。常护念故。从今发心。直至道场。自始至终。吉无不利。良繇正念分明。纵魔来者。易识易遣。非比耽静着空。中无主宰。逢魔不觉。遂至入心者也。泽图宝镜者。以此二喻。明非但佛力。即是自己念力也。有神兽名白泽。能人言。辨万物之情。诸邪望影而避。故曰家有白泽之图。必无如是妖怪。又山精野魅。能变形种种。诳惑于人。而不能变镜中之形。喻念佛者。正念现前。智照精朗。一切天魔心魔不得便故。

八的指即有念心得入无念者。心本无念。念起即乖。而众生无始以来。妄想惯习。未易卒遣。今教念佛。是乃以毒攻毒。用兵止兵。病愈寇平。则舍病体更无自身。即寇盗原吾赤子。

起信论云。心体离念。而起念念佛。岂不反扰其心。佛藏经云。无觉无观。名为念佛。无想无语。是名念佛。而起念念佛。岂不反背于佛。今谓灭诸觉观。实相念佛。理则诚然。但以心虽离念。而无明染心。念念相续。如七年之病。久乱之民。故曰惯习。兹欲勉强遏捺。立使空寂。而止动归止。止更弥动。纵粗念暂息。细念犹存。便谓相应。错谬非小。既居凡地。未能绝虑忘缘。何不即缘虑而作修进。故以念还攻于念。念一佛名。换彼百千万亿之杂念也。而妄从真起。波逐水生。即念即空。居然本体。非于念外别得菩提。故云万法虚伪。唯是一心。了悟自心。触目菩提矣。喻如病体瘳时。便名健体。乱民定后。即是良民。去念而求心。是医必灭身而疗病。将必屠国而安民也。岂理也哉。

九巧示因于往生实悟无生者。七地仅名现相。八地乃得无生。而亟欲灭生以求无生。弥求弥远。今以来生净土。乃悟无生。入有得空。即凡成圣。可谓通玄秘诀。换骨神丹。

仅名现相者。华严地地皆曰无生。而正得乃归八地。其七地云。净无量身口意。得无生法忍光明。疏谓无生法忍。八地所得。今兹七地。于彼法忍明相现前。未为真得。如观经疏。以无生即属初住。意略同此。乃至八地。离一切心意识分别。始名真得无生法忍也。故知无生。圣且难之。况凡辈乎。弥远者。厌生为患。亟欲灭生以归于无。而灭非真灭。祇益劬劳。终成轮转。如牛坏车。古有明喻。今专念佛。发愿往生。生彼国已。华开见佛。识自本心。本自不生。生亦何碍。所谓炽然求生。而不乖于无生之理。终日生而未尝生者。乃所以为真无生也。有生而悟无生。故云入有得空。生属凡夫。而因生无生。故云即凡成圣。就路还家。潜超密度。难思难议。故云通玄倏尔转移。如平地升仙。白衣骤贵。故云换骨。舍秘诀而耕空言。弃神丹而服狂药。岂不大可哀哉。

十复明径路修行径中之径者。此有二义。一者。余门学道。万里迢遥。念佛往生。古称径路。而念佛一法。复有多门。今此持名。是为径路之中。径而又径。鹤冲鹏举。骥骤龙飞。不疾不行。而速而至。径中径矣。

二义者。一是较量于多种净业。二是拣别于本部大本。故云径路之径路也。径路者。路小而捷名径。小喻念佛为力之简易。捷喻念佛成功之迅速。善导大师偈云。唯有径路修行。但念阿弥陀佛。是也。故云。余门学道。名竖出三界。念佛往生。名横出三界。如虫在竹。竖则历节难通。横则一时透脱。余门之比念佛。则念佛为速矣。念佛复有多门者。如后文中所开实相念佛四种。乃至万行回向等。实相之佛。虽云本具。而众生障重。解悟者希。下此数门。观像。则像去还无。因成间断。观想。则心粗境细。妙观难成。万行。则所作繁多。重处偏坠。唯此持名一法。简要直捷。但能继念。便得往生。古人谓既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则不期实相而实相契焉。故念佛为修行径路。而持名又念佛中之径路也。鹤冲已过凡禽。争如鹏举。骥骤虽超群马。未及龙飞。皆上喻念佛。下喻持名念佛也。不疾不行者。易系词曰。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与于此。唯神也。不疾而速。不行而至。意谓疾而后速。行而后至者。物之常也。蓍卦之体。寂无思为。而有感即通。是不疾而速。不行而至。妙万物而谓之神也。引此以明诸门念佛。虽同曰往生。而为力稍难。为时稍久。是须行须疾。乃至乃速也。今则不稽岁月。不假作为。七日一心。即生彼国。何其神妙一至是也。故普贤行愿品钞云。大藏中数百余本。或经或论。说修彼因。然皆勤积。乃得往生。今但称名。便登不退。岂非径而复径者哉。

二者。无量寿经。广陈依正。备载修持。今此经者。崇简去繁。举约该博。更无他说。单指持名。但得一心。便生彼国。可谓愈简愈约。愈妙愈玄。径中径矣。

无量寿经。详见部类译释二门。以对今经。世称大本。盖部同而广略异也。彼为乐广者说。此为乐略者说。然辞简而理益明。事约而功倍胜。如大本广谈诸福。而此经谓但持名号。即为多福多善。大本犹分三辈。而此经谓但生彼国。俱得不退菩提。是则不独为种种念佛门中之要。又于本部中转更为要。可谓妙中之妙。玄中之玄。径而复径者矣。

如上别中十义。复以前九为通。后一为别。兼前总义。为此经教起之所因故。

通者。通明净土诸经。皆同此因故。别者。别明此经专重持名。以持名为因故。总者。即前总明一切诸经。皆一大事以为因故。言佛说此经。为教众生念佛。为教众生持名念佛。为教众生持名念佛而入佛知见。以了此一心大事而已。合之为此经教起之所因也。

○二藏教等摄(三)。

初藏摄二教摄三分摄。

○初藏摄。

已知佛说此经。有如是因。未知此经藏教分中。各何摄属。言藏有二。一三藏。二三藏。且初三藏者。一修多罗藏。二毗奈耶藏。三阿毗达磨藏。今此经者。是修多罗摄。诸经亦有互相摄者。今非彼故。

梵语修多罗。此云契经。名为经藏。解见后释题中。毗柰耶。此云调伏。即律藏。阿毗达磨。此云对法。即论藏。上二俱有多义。非急不引。修多罗摄者。此经在经律论三藏中。属经藏故。互摄者。如华严则经摄而兼律论。以十藏等品显戒律。问明等品显论议故。梵网则律摄而兼经。以心地品之上。广谈菩萨阶位故。余可例知。此经不兼戒律。亦无论议。自始至终。专说念佛求生净土。故云今非彼也。

二藏者。一菩萨藏。二声闻藏。今此经者。菩萨藏摄。亦有互摄。今非彼故。

菩萨声闻。详见后释文中。藏分二者。以经有大乘小乘。故二藏分摄。若约人有三乘。亦合分三。以缘觉人多不藉教。摄归声闻。故止二藏。今菩萨藏摄者。此经演说大乘。如依正庄严。信愿往生等。皆自利利他菩萨净佛国土。教化众生之道故。互摄者。如华严菩萨藏摄。亦通声闻。以能包含无量乘故。今经二乘种不生。故云非彼。或问。何得文中。彼佛有声闻弟子。答。此暂有终无。至下释文中当辩。又问。厌苦趋乐。以专自利。何名菩萨。答。求生净土。正为见佛闻法。得无生忍已。还来此世。救苦众生。是菩萨行。非声闻道。如天台十疑论中说。

首页1234尾页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楞严经全文

  • 楞严经拼音

  • 楞严经讲解

版权所有:楞严经全文网